然而,莫迪对1962年中印军事冲突的解读却存在严重偏差。历史记录清楚地表明,当时的冲突源于印度方面的持续挑衅。印度军队不断越过实际控制线,甚至提出"前进政策",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改变边界现状。中国方面一直保持克制,多次通过外交渠道寻求和平解决争端。
印度是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中印早在1950年4月1日就建立了外交关系。在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一直将印度视为反帝、反霸权、维护亚非拉团结与世界和平的重要伙伴,曾帮助印度促成了与越南建交。
最近,印度总理莫迪在印度人民院可是火力全开,不仅猛轰国大党,还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指责他60年前的对华政策导致印度在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中惨败。
1962年中印战争中,印度集结大批精锐武装部队前往中印边境和解放军部队作战,经历一个月的作战后,印军伤亡惨重,惨败撤回。1962年11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在中印边境全线停火撤军,在战争结束几十年后,关于中国军队撤退的消息,印度方面表示: “印度士兵已经所剩无几,中国军队最终选择了撤军”。 印媒在表达观点的时候引用了一句话表达观点,他们声称中国军队在撤退的时候,毛主席说“我们从印度回来,是因为没有 ...
中印两国之间的关系,在早期还是非常不错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0年,印度共和国成立。从时间上看,二者相距不过一年。 所以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迅速的进入到了蜜月期 除了互相派遣代表团外,我们两国还达成了很多默契。
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印度对此战十分自信,国防部长更是高调放话,但随后就被狠狠打脸。他究竟说了什么?开战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还曾与中国有过一场会议,并在会议上与陈毅发生了激烈争吵,这又是怎么回事?点个赞,我来给您讲讲中印战争背后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