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腊月时分,传统习俗变得愈发重要,特别是对于那些相伴走过漫长岁月的老夫妻而言。在这个特定的时刻,表爹总会专门进城买年画,这道习俗成为了他们过年的一部分。每年除夕的清晨,表爹小心翼翼地撕掉旧年画,换上新年画,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墨香,渗透着岁月的温暖和幸福。贴好新年画后,表爹站在门前,双手背后,仔细端详,脸上露出满满的喜悦。 让人感到温情的是,几十年来,表爹门上贴的全是同一张画——画中那位圆脸女人, ...
在潮汕地区,潮汕英歌舞是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承载着一方土地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在民俗舞台上熠熠生辉。
剧集以皖淮小城淮南为背景,细腻描绘了跨越五十年的漫长岁月中何家人的生活悲喜,展现了这个大家庭每个人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中经历婚恋、工作、生活、人情等命运起伏,折射出普通百姓家庭的生活变迁。
崔鸿生,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质保部退休技师。著有《见物遇事说俗语》《小学生写作词林》。现为国际华语作家协会会员,江川文学社社长,惠南文学社会员。“今日闵行”与崔鸿生老师携手推出“老闵行的故事”。三大章节、50篇文章、11万字……这是崔鸿生老师两年时间的 ...
来自MSN14 小时
老村如画岁月新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2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老村如画岁月新》的报道。 蛇年新春,记者驱车一小时,来到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庙后镇后许家村。我们为石墙而来——有人说,这里的石墙会说话。 一进村,迎面便撞进画里。路两侧一栋栋民居的外墙上,五彩斑斓、风格迥异的“壁画”次第展开,令人目不暇接,像一页页翻开的书,诉说着这个村庄的故事。 村子最久远的过去在石墙上——一幅书法作品《后许家村赋》写道:这 ...
随着夜幕的降临,家宴也渐渐接近尾声。大家依依不舍地告别,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而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深深地烙印在心底。大年初一的农村家宴,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份对故乡的眷恋,对亲情的坚守,对人情味的传承。它让我们在城市的喧嚣中,始终记得那个温暖的起点,那个充满爱的地方。
临近春节,记者走近富川瑶族扎龙技艺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陈初敏,感受他对这项传统技艺的深深热爱以及在坚守中的创新。 扎龙是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的传统技艺,2021年,富川瑶族扎龙技艺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家住富川县莲山镇莲塘村的“85后 ...
1月23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甘肃简牍博物馆内,游人参观新年大展“塞防千里固家国——简牍中的长城岁月印记展”。2025年1月22日,“塞防千里固家国——简牍中的长城岁月印记展”开展,展览分“开拓”“戍防”“融通”“赓续”四个单元,利用甘肃出土的简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