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研究成果于2025年1月23日发表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
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召开2024年度工作总结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汪克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各处室负责人汇报了2024年度重点工作进展,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剖析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出2025年度重点工作思路。厅领导对各处室工作进行了点评,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1月20日至21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农业生态前沿论坛”学术研讨会。来自亚热带生态所、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近80名科研人员参会。 本次论坛旨在交流农业生态领域最新进展,促进学科交叉与合作。 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徐明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韦革宏,南京农业大学教授赵方杰,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李芳柏,华中农业大 ...
近日,基于“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EP)观测数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的科研人员发现1例来自宇宙早期的伽马射线暴。这一爆发事件的发现,标志着人类首次探测到来自宇宙早期爆发的软X射线信号。这丰富了人类对宇宙早期伽马射线暴的认识,更为探索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这项重要天文研究进展的成果论文1月23日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发表。天文学家表示,EP240315a研究开启了一扇探索遥远宇宙的新窗口,有望推动以全新视角观察宇宙中最遥远的爆发现象。
基于天关卫星的观测数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发现1例来自宇宙早期的伽马射线暴。这一爆发事件的发现,标志着人类首次探测到来自宇宙早期爆发的软X射线信号,不仅丰富了人类对宇宙早期伽马射线暴的认识,更为探索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全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23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天文》杂志。
到达胰腺后,ILC2细胞会释放细胞因子,发出“能量不够”的信号,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后,免疫细胞又会向肝脏发出信号,释放葡萄糖。若这些细胞因子被阻断,则胰高血糖素水平下降,这表明ILC2对于维持血糖水平至关重要。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组成研究团队共同创造了一种新的人工微型电机。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人体内的蛋白质,通过模仿“驱动生命”的自然机制,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运动。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两院院士评选的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是:嫦娥六号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并发布首批研究成果;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首款基于原语的类脑互补视觉芯片;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科学家研发出全球首个Pb级超大容量光盘存储器;“天关”卫星成功 ...
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产生于约125亿光年之外的伽马暴EP240315a,这是人类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相关成果论文23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1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江苏南京揭晓。入选的科技进展直接触碰科技最前沿,涵盖视觉芯片、细胞疗法、大洋钻探、低温制冷、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表明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极限正不断拓展。
1月2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与中国科学院党组在京召开2024年专题会商会议。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主持会议并讲话,驻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孙也刚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等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