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家看 on MSN12 小时
东汉士人群体的生存状态
《济世与利己:王充以“疾虚妄”为中心的思想世界》马小菲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该书以东汉思想家王充及其著作《论衡》为研究对象,揭示其蕴含的“济世”与“利己”双重动机。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卒于公元427年,生活在东晋时期,正值南北朝交替,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往往被迫在政治与理想之间挣扎。
大年初一,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上映。影片的主线故事,相对简单,殷寿让邓婵玉和闻太师讨伐西岐,西岐这边迎战,并且取得胜利。基于《封神演义》原著小说改编出来的影视剧作品,基本上,都是这个讨伐和反讨伐的主线,不会太出奇。不过,这部电影还是有一些比较 ...
根据《 凤凰新闻 》报导,唐朝士人不愿意娶公主的原因主要有4点,第一是公主们的「公主病」,她们大多不遵守礼法,且个性凶悍跋扈,让士人看了就害怕,大婚之日公婆还必须「降礼答拜」,婚后也「不以妇礼事舅姑」。此外还有些公主私生活不检点,比如太宗之女高阳公主公然与多名僧人、道士私通,高宗之女太平公主则向武则天献上自己的男宠;这些行为不但让驸马蒙羞,还为整个夫家带来耻辱。
崔振鹏在《“文”“儒”之变:宋濂的身份重建与元明之际的士风转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元明易代之际,士人群体的社会地位及自我认知发生变化,宋濂是身处其中并推动潮流的关键人物。元末士人多栖身于“文人”之列,宋濂早年亦有攻习和创作古文辞的长期经历。但随着对理学的深度接受,宋濂的自我期许由“文人”转向“儒者”,他以自我书写等方式推动自身转型,以一介布衣标举“真儒”理想,力图 ...
1月11日,《临安之降:南宋士人的忠死、孝忍与隐逸》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举行。著名作家、原《当代》副主编兼《文学故事报》主编汪兆骞,文史作家、《中国老年》杂志副总编辑孙晓飞,编辑、文史作家张程带领读者重返13世纪宋亡元兴的大变局时代,感受宋 ...
四川历史上人才辈出,光耀史册,元代是其中相对沉寂的一段,人物宦迹不显,严重失载。如官至二品御史中丞的赵成庆,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