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吸入氢气的影响较为复杂,涉及到氢气的浓度、吸入时间、个体健康状况、吸入方式以及潜在的应用场景等因素。 1. 氢气浓度:低浓度的氢气可能对人体影响较小,但高浓度氢气可能引起窒息等危险。 2.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其陈维教授课题组成功开发出一种可充电锂金属—氢气电池,这一新型电池在电化学性能上展现出极大潜力,为未来高性能储能技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引发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合肥这座城市凭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的持续研究创新,频频成为科技界的焦点。从量子科学到新能源技术,该校的研究进展似乎从未停歇,近期又有两项重大的科研成果接连发布,显示出中国科大在全球科研舞台上的愈发显著的地位。
大皖新闻讯  2月5日,大皖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陈维教授课题组首次提出了氢气电极作为正极的电池化学新体系,为基于氢气正极设计高性能电池提供了一种新途径。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氢气是一种易燃气体,由于密度较低,将氢气充入气球后,气球便能在空中漂浮。 不过,因为氢气具有易燃的特性,使用氢气的气球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现在市场上被称为“氢气球”的气球,其实大多使用了更安全的氦气充填。氢气是所有气体中最轻的一种,由于氢原子中只含有一个质子,因此非常容易生成,同时也是宇宙中最早出现的化学元素。 如今,氢仍是许多宇宙天体的主要成分。例如,太阳系中的木星就是一颗由氢组成的气态巨行星。
中新网北京2月8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欧洲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空客)7日表示,由于技术发展速度低于预期,该公司将推迟开发氢动力商用飞机的计划。
几天前的跨年夜,全国各地很多地方人群聚集放飞气球。市场上的飘飞气球主要分氢气球和氦气球,虽然表面无法具体辨别 ...
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氢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无锡孚晟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2024年6月申请的一项氢气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2414985U)如光芒四射的明星,吸引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这一创新技术的颁发,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新的转机,也将为未来的氢气发动机发展开辟新的可能性。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最新公告,这项实用新型专利专注于氢气发动机排气后处理领域,名为“一种氢气发动机排气后处 ...
62岁的林秀菊是一位退休工人,去年她被查出乳腺癌,经过乳房切除术和化疗,身体还算恢复良好。 出院后的她经朋友介绍,加入了一个抗癌关怀 ...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288101、U21B2069)等资助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孙宝江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人员在天然氢气开发井筒安全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天然氢气开发井筒安全研究进展与展望(Review on ...
氢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载体,能够为汽车提供动力,而唯一排放物是水,氢燃料电池被确认为新能源车的优选方案。但是,氢气和空气混合时却极易燃,因而需要特别有效的传感器进行监控。 探查氢气非常具有挑战性。此类气体不可见、无味,但是易挥发 ...
金融界2025年1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燃料电池发动机供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 119361750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