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警察真棒,如果不是你们热情帮助,我们还不知道孩子走丢了,谢谢你们!”春节假期,从甘肃来西安旅游的张女士见到儿子后,激动地对民警曹金生、宋文莉道谢。 2月3日下午,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户政管理大队民辅警在钟楼转盘人行道执勤,有序疏导过往游客群众,并不时提醒大家保管好随身携带的财物、看管好同行的老人和孩子。 17时30分许,一名保安员领着一个流着眼泪的八九岁男孩,找到了正在执勤的“中国好人”、全 ...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即将到来的蛇年春节将会成为申遗成功后第一个春节。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春节文化的传承者。春节对于我们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更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春节文化蕴含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盛大、热闹,凝结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共鸣,更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 ...
春节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华大地上最具“仪式感”的节日。 随着春节临近,年味愈发浓厚,宁夏盐池县花马池镇北塘新村的“村晚”,村民带“艺”登台,盐池说书、盐池道情等乡味浓厚的节目依次亮相;浙江金华市武义县迎来特殊的“村晚”,台上,村民们穿上戏服、画上彩妆,为现场观众带来《婺韵芬芳》《打金枝》等经典戏曲剧目……热闹欢畅之中,映射出一个个活力满满、 ...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长安和灯会,从来都是那么相得益彰。22日,小年夜当晚8时,长安城月色如水,伴随着观众的倒计时声和欢呼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安城墙、大唐芙蓉园的花灯次第亮起,标志着主题为“乙巳中国年,灯映长安春”的“长安灯会”正 ...
在“新风宣传”服务摊位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等多种形式,向群众们普及婚育新风、殡葬惠民政策、文明养犬、餐桌文明、垃圾分类等知识。
1月23日,“军民一家亲,共话鱼水情”西安市文艺进军营活动暨莲湖区迎新春双拥文艺演出活动,在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举办,为广大官兵和退役军人们献上一场视听盛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
非遗表演、文博展出、美食大集、精彩赛事、惠民文化……随着史上首个“非遗”中国年的临近,西咸新区蛇年春节的年味儿愈发浓郁。各景区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市民游客在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中,体验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感受浓浓的年味儿与热情。
春节的脚步渐近,不少医院里的病区挂起了喜庆的过年装饰,洋溢着辞旧迎新的气息。身体逐渐康复的病人,满心欢喜地办理出院手续,归心似箭,只为能在春节前与家人团聚。而那些病症并非紧急的患者,也选择暂缓就诊,打算年后再来。一时间,医院里的病人明显减少。但踏入西 ...
“刚路过一眼就看到这个展,很适合带娃来打卡。她平时就喜欢色彩丰富的画,这上面内容又都是正能量,我就趁机给她讲,她听得可认真了~” ...
1月22日,腊月二十三,传统的北方小年夜,伴随着长安灯会的点亮,西安人也进入了“春节时间”。与长安灯会同时点亮的还有城门洞高高挂起的“春联”,让古朴雄浑的城门也变得喜庆了起来。
春节临近,不少人忙着置办年货。农历小年当天,在蓝田县焦岱集市入口处,有个摊点格外引人注意。走近一看才知道,这是蓝田县司法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开展年前的法治宣传。 “大爷咋没戴头盔?这么冷的天也没戴手套?”在路边,蓝田县司法局两位工作人员向一位骑电动车的大爷询问道。 “着急给家人买药,忘记了。”大爷说。 “咱不光要暖和还要安全,来,您把这头盔和手套戴上。”说着,工作人员为大爷送出头盔和手套,一边叮嘱大爷 ...
2025年春运首日,“我的铁路风景”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朝阳站启动,全国31个主要铁路客运车站同步开展。这一活动为今年的春运带来新气象,让回家的路更温暖更贴心更文明。   春运是一场关乎亿万家庭团圆美满的“大迁徙”,在这条回家的路上,承载着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期盼。多年来,铁路部门一直都是春运的主力军,承载着巨大的运输压力。而“我的铁路风景”活动的开展,激励铁路人员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服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