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京1月22日电——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于1月22日在江苏南京共同宣布了2024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这些成果不仅展现了人类在科学领域的前沿探索,也为未来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量子芯片、3D打印人类脑组织以及首张宇宙地 ...
韩国科学技术院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忆阻器的集成芯片,这种芯片能够模拟人脑处理信息的方式。研究由教授Shinhyun Choi和Young-Gyu Yoon领导,成果发表在《自然・电子学》期刊上。
IT之家 1 月 20 日消息,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忆阻器(memristor)的集成芯片,该芯片能够模拟人脑处理信息的方式。这项研究由 KAIST 的教授 Shinhyun Choi 和 Young-Gyu ...
而将人脑做成芯片,便是神经拟态计算(Neuromorphic Computing)。目前来说,英特尔这项技术的产业化推进者,也一直是走在前线的引路人。 模仿人脑的好处多 神经拟态计算指的是参考生物大脑神经元结构和思考处理模式而搭建的架构,它是一种跳出传统冯· ...
IBM已开发出一款仿人脑微芯片,能在进行计算时模仿人脑的神经元和神经突触等功能,因此在图案识别和物品分类等任务上有 ...
从计算机诞生起,人们就不断要求它的计算能力提升,随着芯片集成性越来越高,CPU与内存之间的性能差距越来越大。基于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结构呈现的缺点也愈加明显,也有人称这为内存墙,意思是说CPU再快,也要等内存。相比之下,人脑却没有此类问题 ...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正催生出一项极具潜力的前沿技术——类脑计算,它有望开启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深度融合的新纪元,彻底改变人与世界的交互方式以及对智能的认知。
图片来源:CNET@YouTube Tom Oxley指,Synchron在过去一年尝试使用了各种AI模型,而OpenAI在5月发布的GPT-4o为他们带来更多可能性。GPT4-o的“o”意思是“omni ...
今日,A股多个大盘指数集体飘红,在概念板块方面,人脑工程、AI眼镜、MCU芯片、汽车芯片等涨幅居前。 而在ETF方面,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 ...
的芯片间通信带宽。该系统每秒可以处理超过 380 万亿个 8 位突触和超过 240 万亿个神经元操作。 在用于仿生脉冲神经网络模型时,Ha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