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kFAqShRrnkQMbH6NYLBYoJ3lq9s.png)
灾荒 - 百度百科
灾荒,读音:zāi huāng,汉语词语,意思指自然给人造成的损害。多指荒年。
中国自然灾害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民国十八年年馑,这场灾荒则导致了中国陕西、河南、甘肃多达数百万人丧生,陕西省人口锐减三分之一。 《河南省志》记载1942年:“安阳苦旱,二麦未收,秋禾盈尺又未结实;淇县山丘颗粒未收;洛宁二麦收成不佳,早秋旱死,晚秋未出土。
饑荒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饑荒 [註 1] (英語: famine )又稱饑饉、灾荒,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个时期(如战争、自然灾害)内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因持續時間相當長的糧食短缺,導致局部或全局性的人們逃難,或因飢餓導致的佔人口比例較大的非正常死亡的現象。
三年困难时期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年困难时期,又称三年大饑荒、中國大饑荒、三年自然災害,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于1959年—1961年间因為三面紅旗運動而 ...
中国历代灾荒赈济(之一):重要自然灾害及特点 - 搜狐
2017年8月10日 · 两宋灾荒较之前代呈增加趋势,实际多达 2000 次以上。 如太平兴国八年 (983 年 ) 夏,黄河大水漫溢,洛水涨五丈余,坏巩县官署、军营、民舍殆尽。 谷、洛、伊、滹四水暴涨坏京城官署、军营、寺观、祠庙、民舍万余区,溺死者以以万计,河南遭遇特大水灾。
1942-1943河南灾荒简史 - 知乎 - 知乎专栏
2022年12月7日 · 一、 旱魃为虐 1938年5月,为防止日军沿陇海线西进,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以东 花园口 的黄河大堤,此举不仅造成了一场人为的巨大灾害,也改变河南的地理势态。 在此之后黄河北岸的豫北地区成为沦陷区,豫中、豫南地区成为中日交战的前线,而国民党以洛阳为中心,控制着黄河以南,新河道 ...
近代十大灾荒有哪些? - 百家号
2024年11月1日 · 中国历史上灾荒频发,近代十大灾荒影响深远。 灾荒原因包括科技落后和人祸,导致民众苦难深重。 饥荒对人性格有影响,节约是美德但一味节约不能终止苦难。
近代十大灾荒有哪些?|旱灾|水灾|灾民|蝗灾_网易订阅
2024年11月1日 · 灾荒一方面是当时科技落后,无法抵御自然灾害。 另一方面主要是人祸。 比如,1841年的河督名叫文冲,视河工为儿戏,整天饮酒作乐,对灾难报告不闻不问,以至于黄河大决口。
灾荒的意思_灾荒的解释-汉语国学 - 汉语国学·汉语词典
灾荒的拼音是:zāi huāng,名词。 灾荒解释是:水旱荒年。 近义词有:祸患、灾殃、灾害、灾难、灾祸、劫难、祸殃、磨难、苦难。
中国旱灾史 - 百度百科
邓拓编著的《中国救荒史 [1] 》中介绍:“ 中国历史 上水、旱、蝗、雹、风、疫、地震、霜、雪等灾害,自商汤十八年( 前1766年 )至纪元后 1937年 止,计3703年间,共达5258次,平均约每6个月强便有灾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