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灵官,本名王恶,后因萨祖师改名王善。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历代神仙通鉴》说其为玉帝的御前大将,专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民间有“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之赞。
四大灵官是道教最崇奉的护法尊神,包括王、马、赵、温(或周)四位灵官。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法器和坐骑,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府邸,并在特定的道场中修行。四大灵官在道教中扮演着重要的护法角色,维护着道教的信仰和秩序。
2024年8月8日 · 南宋道教奉王灵官为护法神,形象模糊。元末明初其事迹丰富,多与萨真人相关。明代王灵官信仰因官方推崇盛行,形象以护法神为主,民间功能除邪祛恶。清代信仰地位下降但民间传播广,反映道教神灵信仰受官方认可与民众需求双重影响。
王灵官,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角色。王灵官是佑圣真君的佐使,神号“太乙雷声应化天尊”,兵器为一根金鞭。曾在通明殿拖住了扰乱天界的孙悟空。
王灵官常塑在山门之内,镇守道观,其作用相当于佛教中的韦陀。 根据《新搜神记》的记载,王灵官本名叫王菩,是宋徽宗(1100-1125年在位)时候的人。又《列仙传》卷八说:王灵官是湘阴(今江苏淮阴)城隍庙的城 隍。萨真人修得正吊后,路过湘阴,投
2024年4月2日 · 王灵官是道教护法神将,常塑于山门内镇守道观,形象威猛。他曾是湘阴城隍,因被萨守坚焚烧庙宇而跟随萨守坚修行,后成为萨天师的徒弟,助萨天师行善除暴,修成正果。王灵官以刚正不阿、除邪扶正著称,得到老百姓好评。
王靈官之法,因周思德而顯。而其法之所自,又皆林靈素輩所附會」。據明清時期的神仙傳記稱,王靈官原名王惡,湘陰浮梁之廟神,因其吞噬童男童女,為西河的第三十代天師虛靖真人的弟子薩守堅,飛符火焚,將王惡燒成火眼金睛。王惡不服,奏告於天庭。
王灵官,即玉枢火府天将,隆恩真君。俗称王灵官。《明史》的《礼志》称,“隆恩真君,则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也,又尝从萨真君传符法。永乐中,以周思德能传灵官法,乃于禁城之西建天将庙及祖师殿。宣德中(1426-1435年)改庙为大德观,封二真君。
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
2020年9月16日 · 王灵官是道教雷部、火部天将及护法神,司掌收瘟摄毒。明清道教宫观经常以王灵官为护法神。这或许是借鉴了佛教中的韦驮护法天尊之类而产生的灵感。进道观山门后,首先朝拜王灵官,因此流传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灵官”的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