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kFAqShRrnkQMbH6NYLBYoJ3lq9s.png)
蟾酥 - 百度百科
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耳后腺和皮肤腺体的干燥分泌物,是中药材攻毒杀虫止痒药的一种。蟾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中的国家明确禁止出境的物品。
蟾酥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蟾酥(拉丁語: venenum bufonis ,英語: toad venom ) [1] 主成分为蟾毒素(bufotoxin),是中药材攻毒杀虫止痒药的一种,该药材出自于《药性论》一书,有解毒止痛的功效。
蟾酥 - 中医百科
2016年9月23日 · 蟾酥的药方. ①治疔肿:蟾酥一枚,为末,以白面和黄丹丸如麦颗状,针破患处,以一粒纳之。(《济生方》蟾酥丹) ②治疔黄及一切恶疮:蟾酥、轻粉各一钱,以川乌、莲花蕊、朱砂各二钱半,乳香、没药各二钱,麝香半钱。上为细末,糊丸菀(豌)豆大。
蟾酥 - 中药材 - 中医世家
中药材“蟾酥”。别名:蛤蟆酥、蛤蟆浆、癞蛤蟆酥。性状:本品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棕褐色或红棕色。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蟾酥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蟾酥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耳後腺和皮膚腺體的乾燥分泌物 [2] ,蟾酥的藥性辛、溫,有小毒;入心經 [3] 。 蟾酥主要產於吉林、山東、遼寧、江蘇等地,主要採收於夏秋兩季。一般採收將捕 …
蟾酥_蟾酥的功效与作用 - 中药查询
蟾酥,为中华大蟾蜍的干燥分泌物,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紫黑色或黄褐色,表面多光滑,断面角质状。 蟾酥的功效与作用: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蟾酥的功效与作用_副作用禁忌_别名_用量-中药材-方剂汇
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物。 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 别名蛤蟆酥、蛤蟆浆、癞蛤蟆酥性味辛,温;有毒。
蟾酥_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出自《本草衍义》。 《本草衍义》:蟾蜍眉间有自汁,谓之蟾酥。以油单裹眉裂之,酥出单上,入药用。 【拼音名】Chán Sū 【英文名】Cake of Toad Skin Secretion,Dried venom of Toads,Toad Venom,Toad-cake 【别名】蟾蜍眉脂、蟾蜍眉酥、癞蛤蚂浆、蛤蟆酥、蛤蟆浆
蟾酥,蟾酥的功效與作用_中藥蟾酥_蟾酥是什麼_蟾酥的用法用量_A
a+醫學百科蟾酥條目介紹什麼是蟾酥,蟾酥有什麼功效和作用,蟾酥的分布和形態,如何服用蟾酥等。 目錄「蟾酥」在《中國藥典》「蟾酥」在《中藥大辭典》「蟾酥」在《中華本草》 《中國藥典》:蟾酥【拼音名】...
蟾酥(附:蟾皮) - 《中药学》 - 中医世家
【性味与归经】甘、辛,温。有毒。入心、胃经。【功效】解毒消肿,止痛,辟秽浊。【临床应用】1.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症。蟾酥具有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痈疽、疮肿、咽喉肿痛,常配合腐香、牛黄等制成丸剂内服。2.用于暑天饮食不洁、吐泻腹……
- 某些结果已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