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2024年9月28日 · 郑板桥(原名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朝学者、书画家、“扬州八怪”代表人物。 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至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
竹石》清朝 ·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渔家傲·王荆公新居》清朝 · 郑板桥 积雨新晴江日吐,小桥著水烟缠树。茅屋数间谁是主?王介甫,而今晓得青苗误。
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逝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二甲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 郑板桥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郑板桥(公元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因排行第一,自称郑大。在书画上常题板桥居士、板桥道人,晚年署作板桥老人。江苏兴化人。在“扬州八怪”中,郑板桥是最突出的一个。 郑板桥的父亲是一个私塾先生。四岁丧母,由乳母费氏抚育。
2024年11月15日 · 郑板桥(1693年-1765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晚号板桥居士,江苏扬州人。他不仅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诗人,更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尚人格的文人。郑板桥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人物。
清代郑燮著。分诗词卷、题画卷、书信卷、杂著卷四个部分,系作者生前编定。作者的散文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家书部分。
郑板桥卖画,不像历来文人画家那样犹抱琵琶半遮面。 既然已经迈进市场,索性大大方方的。 他制定《板桥润格》,成为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
郑板桥. 郑板桥 (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